2010年第3季全球NAND Flash市场仍是由三星电子(Samsung Electronics)和东芝(Toshiba)独占鳌头,2者市占率分别为39.7%和35.7%,囊括全球75%以上市占率,整体来看,平板计算机(Tablet PC)及智能型手机(Smartphone)带来的应用需求填补许多快闪记忆卡和随身碟的需求下滑,第3季全球NAND Flash规模约51.07亿美元,较第2季47.76亿美元增加6.9%。
2010年NAND Flash市场是上游大厂的天下,一方面是快闪记忆卡和随身碟需求的萎缩,另一方面是智能型手机和平版计算机带动内嵌式内存需求的崛起,使得内存模块厂的商机消失,反观NAND Flash大厂生意越来越好。
据统计,2010年第3季全球NAND Flash市场位出货量约17%,但平均售价(ASP)下跌9%,使得NAND Flash品牌厂商整体单季营收达51.07亿美元,较第2季47.76亿元增加6.9%。
在全球排名方面,三星仍位居全球第1,第3季营收贡献达20.29亿美元,市占率为39.7%,有重回40%市占的潜力;东芝单季营收达18.21亿元,市占率达35.7%,2者合计掌控全球超过75%以上的市占率,再者市占率依序是美光(Micron)、海力士(Hynix)和英特尔(Intel)。
三星第3季NAND Flash位成长率为10%,平均售价下跌5%,第3季营收为20.29亿元,在持续扩充产能和持续制程微缩下策略,三星第4季NAND Flash位出货量将达20%,主要都是以供应系统端客户对于内嵌式内存为主,不过在平均售价上,则预期第4季持续跌价约15%。
三星目前的策略除了持续扩大内嵌式内存比重外,也会提高20奈米制程世代的产品,以降低成本结构,并持续调整产品组合,如白牌记忆卡、随身碟半成品、多芯片封装(MCP)、Movi-NAND 和固态硬盘(SSD)等,以及调整客户结构,以增加销售管道。
东芝方面,第3季市占率35.7%仍是紧追三星之后,东芝第3季营收较上季成长15.3%。制程技术上,东芝第3季32奈米制程产出比重已大幅提高,预计第4季24奈米制程比重会持续提升,以及TLC产品出货量的增加,都可以带动NAND Flash成本持续下降。
东芝和合作伙伴新帝(SanDisk)在日本四日市新厂的建厂计划也开始进行,此座厂房原本在2009年春季动工,预计在2010年可完工投产,但之后因为全球金融海啸而暂停扩产,2010年宣布恢复兴建,并在2011年春季完工,夏季开始投产。
除了三星和东芝之间的龙头战总是吸睛外,美光和海力士之间争夺第3名的戏码,也是外界在分析NAND Flash产业市占排名时的焦点,2010年第3季全球NAND Flash市占第3名仍是由美光胜出,其市占率为10.2%,小胜海力士9.4%的市占率。
美光第3季位出货量下跌7%,平均售价仅小跌3%,单季营收为5.22亿美元。美光平均售价下跌幅度不大,旗下有自己的品牌通路Lexar也是因素之一,加上系统大厂的订单稳定,能将NAND Flash价格下跌的冲击减到最低。
美光2010年5月已完成收购NOR Flash大厂恒忆(Numonyx),未来会持续提升内嵌式内存的出货比重,包括eMMC和MCP等业务。此外,美光和英特尔合资的新加坡12吋晶圆厂也持续扩产,未来持续扩大NAND Flash领域市占。
在制程技术上,美光陆续在34奈米和25奈米制程上领先,预计第4季25奈米制程产品将成为主力,有助于强化成本结构,同时也提升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所需的内嵌式内存比重。
海力士在全球市占率之争上,连续败阵给美光,第3季海力士持续提升32奈米制程的比重,同时在第4季也加速转进下一世代26奈米制程技术,以强化其成本竞争力。
海力士第3季位出货量高达42%,但平均售价下跌23%,出货量增加是制程微缩的贡献,而价格跌幅扩大,是因为降价促销之故;展望第4季,预计海力士位出货量可增加15%,平均售价约小跌10%,主要降低价格都已集中在第3季。
美光的友好伙伴英特尔第3季位出货量仅小幅成长,平均价格也是小幅下跌,单季营收较上季下跌15.3%为2.56亿美元,未来制程技术上策略与美光相同,将持续提升25奈米制程比重,并提高固态硬盘(SSD)比重来增加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