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威的存储市场资讯平台English

日厂不看好韩国氟化氢新采购策略,预估3~5年才有替代可能

编辑:Olivia 发布:2019-07-30 09:40

自7月4日日本政府决定对韩国限制核心半导体材料出口,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已开始试用非日本产氟化氢等材料,不过日本材料厂并不看好韩国的尝试。

据DIGITIMES报导,日刊工业新闻(Nikkan)采访不具名日本材料厂称,即使韩厂能找到符合的材料,半导体产线替换最短也要半年到1年,且其它材料厂目前没有多余产能,产能增强也需要3~5年时间。

此外,韩国除了设法从其它途径取得关键材料之外,也正在积极自行生产。日前Etnew称,SK集团的附属公司SK Materials一直在准备生产氟化氢,目前正在开发相关的生产设施,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提供样品。若以巨额资金收购已有研发能力的外国厂商,或许是更好的方式。

据日经新闻(Nikkei)报导,日本半导体制造不断衰退,导致材料与制造设备厂商将销售对象转向韩厂,甚至曾出现销售人员与经营者不断前往韩厂公关的现象。从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总体出口金额来看,2017、2018年对韩国销售都超过4,000亿日圆(37亿美元),占总体出口金额近4成。无论从半导体制造设备或材料,韩厂都是日厂的重要客户。

日本对于韩国审查趋于严格的三项材料,只占其中一部分,目前看来对韩国半导体厂冲击不小,后续还可能有超过1100项的出口战略物资或部分或全部纳入严格管制的范围内,下一步目标将可能是半导体和面板产业设备,再加上日本计划将韩国移出白色名单,使得韩国半导体企业受挫。

即使因为美国调停等因素,日本最终对韩国审查趋严项目不多,但只要是对日依赖程度大的产品,韩国都会设法寻找替代方案以回避可能的风险。

例如在关键材料方面,韩国政府决定在2020-2030年间投资8.46亿美元专门用于研发半导体材料,并对新增约42亿韩元投资用于发展一般性材料、零部件及设备产业的政策做可行性研究,总投资有望达到50亿美元。半导体材料韩国国产比例,从2017年的50%,2022年要提升到70%。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国产比例,从2017年的20%,2022年要提升到30%。

其它重要材料如萤石(Fluorite)是氟化氢的原料,2018年全球580万吨产量,中国大陆占约60%。韩国自行生产氟化氢后,有可能仰赖大陆萤石供应。日韩贸易战或许因此提升大陆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。

推荐:电脑用的少,手机扫一扫,资讯快一步!

扫码关注我们

本文标签:

股市快讯 更新于: 10-28 12:53,数据存在延时

存储原厂
三星电子99700KRW-2.26%
SK海力士514000KRW-3.93%
铠侠9440JPY-3.78%
美光科技220.100USD+0.49%
西部数据126.670USD-2.13%
闪迪176.490USD-5.19%
南亚科技129.5TWD+7.92%
华邦电子53.0TWD+4.13%
主控厂商
群联电子1020TWD+5.37%
慧荣科技102.970USD+3.87%
联芸科技64.61CNY+1.32%
点序78.7TWD-3.91%
品牌/模组
江波龙255.20CNY-4.06%
希捷科技230.320USD-1.62%
宜鼎国际421.5TWD-5.70%
创见资讯133.0TWD-2.92%
威刚科技192.0TWD-6.34%
世迈科技22.780USD+1.70%
朗科科技34.85CNY-0.14%
佰维存储122.59CNY-4.08%
德明利230.00CNY-3.61%
大为股份28.14CNY+10.01%
封测厂商
华泰电子48.55TWD-1.42%
力成176.5TWD+9.97%
长电科技42.38CNY+0.69%
日月光202.0TWD-0.25%
通富微电44.98CNY+2.37%
华天科技12.53CNY+0.48%